理查德用一种巧妙的方式为自己轻松赚到了大学学费。
【资料图】
理查德常常在周末看报纸广告,低价买进一辆二手车。
他会把车子用肥皂和水洗干净,然后在报纸上打出很诱惑人的卖车广告,轻松把车高价卖掉。
问题是这么短时间,在报纸上买入卖出,为什么会有不菲的差价呢?
仅仅是理查德把车子清洗一下吗?
如果这么简单,为什么前任车主不清洗一下,卖个高价呢?
理查德能在短时间内轻松卖出高价,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技巧。
他会和所有感兴趣的买家约同一个看车时间。
一般来说,买家们总要讨价还价一番。
但第一个买家刚对车进行详细的检查后,正想砍价时,第二个买家也来了。
这必然让第一个买家感到压力。
这时理查德就轻松掌握了这场交易的主动权。
第一个买家如果继续讨价还价,车子就有可能卖给第二个买家。
这时第三个买家又到了,前两位买家都感到竞争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买家们往往不再讨价还价,车子很轻松地就高价成交。
理查德设计了一种拍卖场景,为自己的车营造出一种稀缺性。
这种场景下,根本不用理查德和买家讨价还价。
这时买家的对手已经不再是理查德,而是其他买家。
买家们因为资源稀缺的竞争压力,很容易失去理性付出高价。
理查德的弟弟正是《影响力》作者西奥迪尼,他卖车的故事也被西奥迪尼记载到书中。
虽然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的案例,但这背后的道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适用,因为人性是不变的。
大概是2015年、2016年,上海房市非常火爆,涨价很快。
房东们往往很犹豫,有些房东甚至和买家谈好后,又反悔调高价格。
房东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
有一位房东采取了和理查德卖车类似的做法。
他把几十个潜在准备买房的人全部叫到房子里面来,开始拍卖,价高者得。
可想而知,这位房东根本不需要再和买家讨价还价,很轻松就把房子卖出了理想的高价。
这两个案例都是拍卖理念的典型应用。
股神巴菲特深谙此道,因此他不会参与通过拍卖式的竞价来收购一家公司。
巴菲特说:“如果他们想得到最多的钱,如果他们想拍卖,我们就不会赢,我们不会参与此类活动,也不会浪费他们的时间”。
拍卖成功者经常因出价太高,陷入“赢家的诅咒”。
1973年,《海神号历险记》制片人和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副总裁公开拍卖该电影的播映权。
这是电影史上的首次拍卖播映权。
时任美国广播公司副总裁的迪勒,参与并赢得了拍卖。
他为该电影的一次性电视播放费支付了330万美元。
这个价格远超过同类最高纪录200万美元,最后公司大概亏了100万美元。
当时一起参与拍卖的还有CBS电视台总裁罗伯特•伍德。
伍德说刚开始大家都很理性,就电影能带来的利润订好了价格,并留了余地,拍卖最初出价200万美元。
没想到随着拍卖的进行,几位电视台的高管都陷入了狂热,不断标出高价。
当伍德把价格抬到329万美元后,他忽然很恐慌,心想万一中标了怎么办?
幸运的是,迪勒随后出了更高的价格,赢得了拍卖,伍德深深松了口气。
对赢得拍卖竞赛的迪勒来说,这是一个价值100万美元的教训。
迪勒事后为电视台定下规矩:“美国广播公司将来绝不再参与播映权的拍卖活动。”
拍卖不利于竞拍方,但对拍卖方非常有利。
巴菲特作为卖方非常喜欢拍卖,比如著名的巴菲特午餐拍卖,多年来连创新高。
巴菲特的旧车也会用拍卖的方式,把拍卖款项捐赠给慈善组织。
拍卖理论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
美国两位经济学家正是靠对拍卖理论的研究,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们不需要对拍卖理论有太多研究,但都应该懂一点拍卖。
这有可能让你更快更轻松地把产品卖出高价。
也可能让你免于做出注定要后悔的决定。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