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合参 追寻本真
——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通过教科研赋能教育教学工作
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之源。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坚持把教科研作为创建品牌学校的一个关键点来抓。近年来,学校教科研工作朝着“面上普及,质上提升”的目标迈进,整体教科研水平显著提升,获得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嘉兴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连续4届获评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校。近两年,海宁卫生学校立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共7项。学校通过教科研赋能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整体发展。
【资料图】
一、明方向,坚持以“三维服务”为本真的科研内涵
(一)服务学生发展
学校立足“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方针,倡导“问题导向”的求真研究,引导广大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科研,并将研究成果反哺于日常教育活动,真正发挥教科研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近年来,学校以主导课题“天使文化育人工程研究”为统领,通过塑形、育心、精术三个维度的“五育融合”路径,着力培养“职业情感认同、职业信念坚定、职业能力精进”的中职医药卫生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服务教师成长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努力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能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成为时代的呼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科研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作用,学校创设了“三诊”合参式的特色校本研训路径,使教师在自主思考、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科研联动模式中提升研究能力,从而促使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
(三)服务学校跃变
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作课题化、课题项目制”的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向高质量迈进。特别是在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名专业建设以及“双高”建设等重大项目工作中,以课题化管理的模式对建设任务严要求,促使项目工作向纵深推进,从而推动和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精管理,架构以“三诊”合参为特色的科研机制
(一)制度建设强保障
学校不断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通过纲领性的教师手册明确教科研组织管理、队伍管理、课题研究管理、成果管理、考核和检查制度等条例。对于各级课题立项、科研成果获奖、论文获奖与发表等均有配套奖励措施,教科研指标同时挂钩教师个人的职称晋升和名优评比,使科研强校制度化,这也是学校近年来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
(二)团队合力筑平台
学校根据各专业、各学科教师人数的多少,采用自由组合和分配组合相结合的形式组建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教科研共同体,这种同质促进、异质互补、协作互动的共同体,可以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合作,激发教师研究力的双向提升,从而产生“增值效应”,促进学校教科研活动的生态转型。同时,每月确定一天为全校教研日,每周确定一天为共同体活动日,这样的机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参与到教科研工作中去。
(三)“三诊”合参促研究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研究能力提升,学校创设了“三诊”合参的特色研训模式。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教师利用“自诊书”,通过“查症—诊因—拟方”三路径,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拟定解决策略。再依据“互诊单”,通过研究共同体“复查—梳理—修方”三路径,对选题的价值、研究策略等开展研讨。最后结合“领诊案”,从教育理论学习引导、研究方案规范指导、研究成果提炼辅导等维度开展“专家领诊”,以此形成“自诊—互诊—领诊”“三诊”合参的特色研训路径。
三、重实效,建立以“三个关注”为导向的科研路径
(一)关注研究缘起,明选题
教科研应当聚焦真实问题,教师每天面临的真实教育情境就是本真的研究指向,一些教师因为“身在其中”而“当局者迷”,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善于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透过现象发现问题,鼓励教师探讨“教学之问、教育之问、管理之问”,这些在教育教学实践乃至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切口小、贴近实际的问题,就是教师开展教科研的重要选题来源。
(二)关注教研相长,遵实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教科研的平台和实验室。学校推出“课题进课堂”建设工程,促使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以“提出问题—整合问题—辨析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学习—研讨—实践—反思”为循环操作模式,将研究贯穿于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整个过程,积极探索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力求“教研相长”,将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研究研讨看成一个整体,追求协调发展。
(三)关注成果转化,求落地
作为教育研究成果,其出发点是教育教学,其落脚点也应该回归教育教学,接受实践的检验,并给教育活动以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为提升教科研的价值,学校建立科研成果的相应转化机制,比如教育研究跟踪指导、阶段成果汇报展示、成果转化工作评价等。同时做好科研转化的规划,有节奏地帮助教师将研究中形成的大批优秀成果转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并推广到更广大的教师群体中,真正发挥起教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
(姚婷 沈勤华)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