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解决不可再生资源依赖难题 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完成系统临床评价|焦点日报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04-19 15:50:19


(资料图片)

由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进展汇报暨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临床应用研讨会” 4月16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举行。会议旨在探讨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对临床的作用和意义,使高端影像技术广泛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氦气是航天、军工、医疗、科研等领域重要的消耗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全球氦气总储存量约519亿立方米,其中美国约占40%,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俄罗斯三个国家占比接近50%,我国储量占比仅为2%左右,是我国极度稀缺的资源。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闫东介绍,我国氦气年消费量大于2000万立方米。面对我国氦气储量低、需求量大,且不久的将来全球氦气即将耗尽的现状,导致氦气价格昂贵,并极容易成为一种被卡脖子的资源。

近十年,由于在临床疾病诊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超导磁共振设备在我国医院的装机量显著增加。超导磁共振自诞生起就与液氦密不可分,现有的超导磁共振均为有液氦技术,设备运行时存在液氦挥发现象甚至“失超”(失去超导功能)风险,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诊治矛盾压力。

闫东介绍,超导磁共振经历了五代的发展历程,第一代是有液氦、高挥发,第二代是小挥发的有液氦,第三代是零挥发的有液氦,到第四代的少液氦,再到如今第五代的无液氦。他说,随着氦气资源日益紧张,超导磁共振系统的未来必然是无液氦或少液氦。目前国内外超导磁共振主流生产企业均在加快少液氦或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的产业布局,不断取得新突破。

为积极应对全球氦气资源稀缺危机,解决临床未来面临的无氦可用难题,确保磁共振技术在临床的持续优化应用和磁共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医疗器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由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13家建设单位组成联合体,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系统整机到临床应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2022年1月,在项目建设单位共同努力下,突破掌握无液氦超导磁共振技术,并取得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产品注册证。同年11月,国产1.5T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安装并投入临床使用。

为加快推进无液氦超导磁共振的临床落地,北京6家研究机构和多位北京放射影像学专家共同完成无液氦i_Vision 1.5T系列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系统评价,为投入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主任程晓光教授作为系统评价研究机构代表,在大会上做了相关总结报告。他指出,测评工作历时3个多月,完成头、脊柱、体部、关节、乳腺等部位289例图像扫描及评价,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闫东教授分享了1.5T无液氦磁共振的临床应用情况。目前设备已经完成脊柱、颈椎、胸椎、腰椎以及膝关节、踝关节等各种检查共1000多例,设备运行稳定,各方面性能均与业内知名品牌1.5T有液氦产品达到相同水平。而且无失超风险,降低医院运营管理费用;无需失超管,降低对安装场地的要求。

“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产品,解决临床未来无氦可用的难题”“无液氦磁共振符合国家战略,能够解决临床面临的问题”“万东医疗研发的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为进一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升医疗机构的临床服务能力作出贡献”“期待无液氦超导磁共振加快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转型升级”……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金征宇,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国家骨科中心主任、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蒋协远,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志勇、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候任会长陈敏等专家学者,对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产品在临床中的应用不吝点赞和祝愿。

美的集团副总裁、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自强表示,我们坚信在国家顶层战略政策的引导下、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产业链协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高端医疗影像一定能够实现根本性突破。(朱文)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